食粥是中國傳統的飲食形式。粥的基本材料為粳米、糯米或其他穀類,其本身就是健脾益氣的佳品。
將中藥和米麥煮成粥,用來防治疾病,在中國歷史悠久。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醫學文獻中,就有用高梁米粥治療蛇咬傷,用熱石塊煮米汁內服治療肛門癢痛等記載。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有許多粥藥同用或藥後食粥的有關理論。例如服桂枝湯時必須飲粥以助藥力,又如白虎湯、桃花湯、竹葉石膏湯等都採用米藥合用。藥粥療法在唐宋之後開始廣泛應用,有關記載漸多。宋代《太平聖惠方》收有129首藥粥療方,如杏仁粥適合老人咳嗽,酸棗仁粥治失眠等。元代《飲膳正要》作者忽思慧,就向宮廷皇室推廣滋補藥粥;明代《本草網目》亦載有很多藥粥療法,比如用百合粥治失眠等。在民間素有食藥粥滋補養身的習俗,還專設粥店,提供各式各樣粥品。可見食粥文化深為醫家大眾所重視。
藥粥製作方便,消化吸收容易,適宜久服,最合中老年人養生保健之用。可作為抗衰老,輔助急性或慢性病的調理手段。失眠患者應根據體質、病情,選擇粥料,如陰血不足者宜食桑椹粥,心腎不足者宜食栗子龍眼粥,腎虛肝旺者宜磁石粥,失眠兼便秘者宜食柏子仁粥;脾虛兼有濕熱者宜食薏米蓮子粥。失眠藥粥可隨口味加減材料,很適合作為早餐、晚餐、宵夜。粥應以清淡為主,忌太多調味料,以免影響療效。
以下是一些簡易的寧神安眠藥粥製法:
糯米麥粥
取糯米50克和小麥60克,加清水同煮成稀粥,食時加糖調味,早晚食用。功效養心神,補腸胃,強氣力,斂虛汗。適合失眠多夢、神經衰弱、婦女心神不寧、小兒脾虛、自汗神疲、晚上哭鬧等。
桑椹粥
新鮮桑椹30克洗淨去長柄,與糯米50克、冰糖適量,文火煮粥,至粥粘稠為度。早上溫服。功效補血安神,滋陰益腎,補肝明目。適合陰血不足引起的失眠、頭暈、目眩、耳鳴、視力減退等。特別是神經衰弱、血虛便秘、貧血、陰虛型高血壓者。
百合粥
取乾百合30克(新鮮60克)、粳米60克、紅棗10粒、冰糖適量,文火煮粥,早晚服用。功效養心安神,潤肺止咳。適合失眠症、更年期、熱病後、肺燥乾咳等。
栗子龍眼粥
栗子10粒(去殼切碎)、龍眼肉15克、粳米50克,文火煮粥,食時加糖調味。功效補心安神,益腎壯腰。適合因心血腎精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腰膝酸軟等。
龍眼蓮子山藥粥
取蓮子30克、龍眼肉30克、百合20克、山藥20克、紅棗6粒、粳米30克,文火煮粥,食時加紅糖調味。早晚食用。適合失眠多夢、心悸健忘、沒胃口等症,亦宜病後調養。
八寶粥
芡實10克、紅棗10克、扁豆10克、龍眼肉10克、薏苡仁10克、百合10克、蓮子10克、山藥10克、粳米60克將材料洗淨,浸泡發脹後,將扁豆、蓮子去皮,山藥切碎,加清水文火煮粥,食時加糖調味。功效增進食慾,幫助睡眠,強壯身體。
百合杏仁粥
新鮮百合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加清水文火煮粥,食時加糖調味。早餐食用。功效潤肺和胃安神,適合肺胃陰虛之乾咳伴失眠者。
龍眼枸杞粥
龍眼肉15克、枸杞子10克、紅棗4粒、粳米100克、瘦肉碎100克,加清水文火煮粥。可作早餐或消夜之用。功效養心安神,健脾生血,適合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疲乏、面色不潤者。
皮蛋蠔豉粥
皮蛋1隻、蠔豉40克、粳米100克,文火煮粥,加鹽調味。功效滋陰降火,寧心安神,適合心煩失眠、牙痛、咽痛等症,以及神經衰弱者。
蓮子糯米粥
蓮子100克、芡實100克、糯米40克、荷葉一塊。先將一杯雞湯同清水適量煮沸,加入材料,用荷葉蓋面,文火煮成粥,加鹽調味。功效健脾養心安神,適合因脾胃虛弱而致失眠不安症。此粥特別適合夏天食用。
山藥蛋黃粥
山藥30克(切碎)、雞蛋黃1隻、粳米40克。先將山藥和粳米煮成稀粥,後將蛋黃放入,快速攪均即可,加鹽調味。功效養心安神,補脾養陰,適合心煩失眠、手足心熱、心悸不寧、慢性腹瀉、脫肛等症。
羊肉粥
準備材料,羊肉(切塊)750克、人參(磨粉)4克、黃芪15克、山藥(磨粉)30克、紅棗10粒、麥冬12克、粳米250克,米酒、鹽、薑片適量。先將黃芪、麥冬煎液取汁備用。在鍋中加清水1000m和米酒,燒開後放入羊肉煮5分鐘撈起。將粳米洗淨入鍋中,放入藥液、藥粉、羊肉、紅棗、生薑片,加入清水2000ml,先以大火燒開,再用文火把羊肉炖爛,最後調味。每天食一碗,四天份量。功效補氣壯陽,健脾安神。適合陽氣不足,引起怕冷、手足不溫、失眠、健忘、頭昏症者。一般在冬天食用,陰虛火旺失眠者不宜。
黃芪人參粥
人參(磨粉)3克、黃芪(煎液取汁)15克、粳米100克、雞肉(切絲)150克。文火煮粥。功效益元氣,補五臟,助睡眠。適合年老體虛,五臟虧虛,引起的失眠、健忘、自汗等症。陰虛火旺失眠者不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