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保健專題 > 潰瘍性結腸炎
 定義 |病因 |症狀 |診斷 |治療 |預防 |參考
   
潰瘍性結腸炎 : 治療
   
西醫 中醫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是緩解症狀,撫平腸黏膜的炎症反應,並延長症狀緩解階段。治療方案會根據腸道病變程度而異。抗炎藥物例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含有 5-氨基水楊酸 (5-ASA) 的制劑是主要治療藥物。可通過口服或局部用藥而減輕結腸和直腸的炎症反應。

5-氨基水楊酸 (5-ASA)
輕度或中度表現患者,只涉及直腸附近病變,以 5-ASA 直腸給藥效果最佳。藥物劑型可以是灌腸液、泡沫、凝膠及栓劑,無論任何劑型的藥效都一樣。如果選擇口服,磺胺呲啶 (Sulfasalazine) 和 5-ASA 衍生劑如 Mesalamine, olsalazine 和 balsalazide 亦有效,但相對於直腸給藥方式,其緩解率較低。

在急性期,磺胺呲啶沒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有效,此藥主要的作用是一旦急性炎症消失,可以幫助維持緩解階段。不過它有很多副作用,例如頭痛、噁心、嘔吐等。男性患者亦常引起皮疹和不育問題。

新型 5-ASA 衍生劑如 Mesalamine, Olsalazine 和 Balsalazide 較少副作用,對急性期及緩解階段都有幫助。

腎上腺皮質激素
如果 5-ASA 未能控制病情,於急性期必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處理。可以用 氫化可的松,比如灌腸、栓劑或泡沫來直腸給藥,暴發型病例最好口服。潑尼松和可的松是暴發型病例常用口服藥,但長期使用可以引起很多副作用,包括骨質疏鬆和白內障。嚴重病患留院期間,可靜脈滴注 皮質激素。雖然激素治療可以有效地和快速地減輕急性期症狀,但對於整體病情沒有幫助,持續使用並不能維持長期緩解,因此只適用於急性期。

免疫抑制劑
免疫抑制劑常用於減輕或戒除皮質激素應用,同時亦用來維持由激素治療後的緩解階段。藥物包括硫唑嘌呤,己巰嘌呤和 Cyclosporine 等,前兩種屬最常見的治療藥物。此類藥物對於因停用激素而引致反覆發病最有效,但需要至少 6 個月才能顯效。用藥副作用包括噁心、發燒、胰腺炎、肝功能異常等,亦有骨髓抑制可能,因而用藥時必須密切注意血象。

Cyclosporine 用於暴發型留院病例,對於高劑量 靜脈滴注 皮質激素不理想者。此藥雖然有口服劑型,但靜脈注射療效較好。此外它較硫唑嘌呤和己巰嘌呤更快顯效,不過仍未能證實可以有效維持緩解。 Cyclosporine 沒有骨髓抑制作用,但會引起腎中毒。

手術治療
對一些暴發型、病變範圍廣泛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病人,需要手術治療。手術亦用於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頑固病例。手術指癥包括嚴重出血、毒性巨結腸、穿孔危險,以及不典型增生和癌症等。

 

 

 

 

以中醫分析,潰瘍性結腸炎主要是失運,腸中有滯,清濁相干,不和的問題,因而基本治則為運脾理腸,去滯化濁,調和氣血。在發作期採用通臟解毒手法為主,緩解期則注重健脾助運。另外,即使臨床症狀消除,延長服藥時間,對防止本病復發非常重要。

辨証分型治療

大腸濕熱
治則:清,導滯和血。
方劑舉例:芍藥湯加減。方中芍藥、當歸行血和營;木香、檳榔、大黃行氣導滯;黃芩、黃連清熱燥濕解毒。全方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導滯,調氣和血功效。

芍藥

寒濕凝滯
治則:溫化濕,調和氣血。
方劑舉例:胃苓湯加減。方中白朮、蒼朮袪濕健脾;陳皮、厚朴調氣散寒,又溫通助化寒濕;桂枝、生薑溫散寒邪;茯苓、豬苓、澤瀉健脾利濕。

氣滯血瘀
治則:行氣活血,袪濕止痛。
方劑舉例:少腹逐瘀湯加減。方中蒲黃、五靈芝、當歸、川芎配合為主藥,活血化瘀,養血新生;香附、延胡索、赤芍、沒藥行氣活血定痛;肉桂、乾薑、小茴香溫經散寒行瘀;腸絡瘀血得散則泄瀉,腹痛自止。

肝鬱脾虛
治則: 抑扶脾,理氣化濕。
方劑舉例:痛瀉要方加減。方中柴胡、白芍、青皮疏肝理氣,緩急止痛;白朮、茯苓、陳皮、山藥理氣健脾祛濕;防風、薄荷疏肝養肝,醒脾燥濕;甘草緩急而調和諸藥。

脾氣虛弱
治則: 補中益氣,升陽止瀉。
方劑舉例:參苓白術散加減。方中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為四君子湯,是補氣健脾的代表方。輔山藥、蓮子以助健脾益氣之力;配薏苡仁、白扁豆滲濕健脾;砂仁、陳皮醒脾和胃,理氣寬中;桔梗載藥上行。全方有健脾補氣,除濕止瀉之效。

脾腎陽虛
治則:健脾溫止瀉。
方劑舉例:真人養臟湯加減。方中以黨參、白朮、炙甘草溫脾益氣;肉桂、肉豆蔻溫腎暖脾,散寒止瀉;木香以調氣;白芍則緩急止痛;當歸和血;訶子、罌粟殼收澀固脫。全方溫暖脾腎,收澀固脫,調和氣血,對於瀉利日久,腸中積滯已去,呈現虛瀉滑脫者,甚宜。

中藥直腸給藥法

中藥保留灌腸是將藥液經肛門注入腸道內,通過腸壁黏膜的吸收而發揮局部作用。藥液在腸內保留時間越長,灌腸效果越好。過程中,有效成分直接經由腸道黏膜吸收,能 迅速 改善局部炎症,有利組織修復。病變如淺表糜爛、潰瘍、充血、水腫、膿腫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輕乃至消失。

一般在灌腸前,先排空大便,清潔大腸。用肛滴法使藥液緩緩滲入腸腔,藥液停留至少 4 小時。每日 1 次,每次約 200ml,液溫在 37 - 40°C 之間,14-20 天為一個療程。間隔 4 天再開始另一療程,最多 3 個療程便顯效。灌腸藥物可按証選用。

大腸濕熱:白頭翁、野菊花、蒲公英、黃連、敗醬草、黃柏等。

血瘀腸絡:丹皮、黃芩、槐花、田七、血竭、地榆等。

肝旺脾虛:白芨、柴胡、白芍、烏藥、郁金、防風等。

脾腎陽虛:黃芪、黨參、白朮、當歸、乾薑等。

黨參

針灸療法

針灸對糾正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免疫失衡有明顯作用,提升整體抗病力,更可解痙、鎮痛、消炎、改善局部循環。由於腸道紊亂,而出現腸肌蠕動亢奮、痙攣等,都可利用針灸療法來使全身鎮靜和降低腸肌興奮性,常常作為輔助措施。

體針示範
主穴:臍中四邊穴 ( 位置是臍之上下左右旁開 1 寸處 )、天樞、關元、氣海。
配穴:大腸俞、長強、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

操作:每次取 1-2 主穴,酌加 2-3 配穴。先對臍中四邊穴以上下左右為序,快速進針,緩緩刺入 3-5 分,捻轉 30 鈔,不留針。其餘穴位在進針得氣後,留針 15-20 分鐘,留針期間可施溫針法。每日或隔日 1 次,10 次為一療程。

艾灸示範

主穴:中脘、天樞、關元、上巨虛。
配穴:大腸俞、脾俞、胃俞、足三里、太溪、太沖、三陰交、中膂俞。

操作:每次取 1-2 主穴,酌加 2-3 配穴。上巨虛用黃豆大之艾炷施直接灸,灸 21-25 壯,使穴區形成一直徑為 0.8 -1cm 的焦痂,5-7 日形成灸疱,3-5 星期內灸疱會愈合。其他腹部穴用艾條灸 30-40 分鐘;配穴以艾條作雀啄灸,每次 15-20 分鐘。上法除直接灸外,每日或隔日 1 次,15-20 次為一療程。

潰瘍性結腸炎常用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