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醫分析,潰瘍性結腸炎主要是脾胃失運,腸中有滯,清濁相干,氣血不和的問題,因而基本治則為運脾理腸,去滯化濁,調和氣血。在發作期採用通臟解毒手法為主,緩解期則注重健脾助運。另外,即使臨床症狀消除,延長服藥時間,對防止本病復發非常重要。
大腸濕熱
治則:清熱化濕,導滯和血。
方劑舉例:芍藥湯加減。方中芍藥、當歸行血和營;木香、檳榔、大黃行氣導滯;黃芩、黃連清熱燥濕解毒。全方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導滯,調氣和血功效。
|
芍藥 |
寒濕凝滯
治則:溫化寒濕,調和氣血。
方劑舉例:胃苓湯加減。方中白朮、蒼朮袪濕健脾;陳皮、厚朴調氣散寒,又溫通助化寒濕;桂枝、生薑溫散寒邪;茯苓、豬苓、澤瀉健脾利濕。
氣滯血瘀
治則:行氣活血,袪濕止痛。
方劑舉例:少腹逐瘀湯加減。方中蒲黃、五靈芝、當歸、川芎配合為主藥,活血化瘀,養血新生;香附、延胡索、赤芍、沒藥行氣活血定痛;肉桂、乾薑、小茴香溫經散寒行瘀;腸絡瘀血得散則泄瀉,腹痛自止。
肝鬱脾虛
治則: 抑肝扶脾,理氣化濕。
方劑舉例:痛瀉要方加減。方中柴胡、白芍、青皮疏肝理氣,緩急止痛;白朮、茯苓、陳皮、山藥理氣健脾祛濕;防風、薄荷疏肝養肝,醒脾燥濕;甘草緩急而調和諸藥。
脾氣虛弱
治則: 補中益氣,升陽止瀉。
方劑舉例:參苓白術散加減。方中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為四君子湯,是補氣健脾的代表方。輔山藥、蓮子以助健脾益氣之力;配薏苡仁、白扁豆滲濕健脾;砂仁、陳皮醒脾和胃,理氣寬中;桔梗載藥上行。全方有健脾補氣,除濕止瀉之效。
脾腎陽虛
治則:健脾溫腎止瀉。
方劑舉例:真人養臟湯加減。方中以黨參、白朮、炙甘草溫脾益氣;肉桂、肉豆蔻溫腎暖脾,散寒止瀉;木香以調氣;白芍則緩急止痛;當歸和血;訶子、罌粟殼收澀固脫。全方溫暖脾腎,收澀固脫,調和氣血,對於瀉利日久,腸中積滯已去,呈現虛瀉滑脫者,甚宜。
中藥保留灌腸是將藥液經肛門注入腸道內,通過腸壁黏膜的吸收而發揮局部作用。藥液在腸內保留時間越長,灌腸效果越好。過程中,有效成分直接經由腸道黏膜吸收,能 迅速 改善局部炎症,有利組織修復。病變如淺表糜爛、潰瘍、充血、水腫、膿腫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輕乃至消失。
一般在灌腸前,先排空大便,清潔大腸。用肛滴法使藥液緩緩滲入腸腔,藥液停留至少 4 小時。每日 1 次,每次約 200ml,液溫在 37 - 40°C 之間,14-20 天為一個療程。間隔 4 天再開始另一療程,最多 3 個療程便顯效。灌腸藥物可按証選用。
大腸濕熱:白頭翁、野菊花、蒲公英、黃連、敗醬草、黃柏等。
血瘀腸絡:丹皮、黃芩、槐花、田七、血竭、地榆等。
肝旺脾虛:白芨、柴胡、白芍、烏藥、郁金、防風等。
脾腎陽虛:黃芪、黨參、白朮、當歸、乾薑等。
|
黨參 |
針灸對糾正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免疫失衡有明顯作用,提升整體抗病力,更可解痙、鎮痛、消炎、改善局部循環。由於腸道紊亂,而出現腸肌蠕動亢奮、痙攣等,都可利用針灸療法來使全身鎮靜和降低腸肌興奮性,常常作為輔助措施。
體針示範
主穴:臍中四邊穴 ( 位置是臍之上下左右旁開 1 寸處 )、天樞、關元、氣海。
配穴:大腸俞、長強、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
操作:每次取 1-2 主穴,酌加 2-3 配穴。先對臍中四邊穴以上下左右為序,快速進針,緩緩刺入 3-5 分,捻轉 30 鈔,不留針。其餘穴位在進針得氣後,留針 15-20 分鐘,留針期間可施溫針法。每日或隔日 1 次,10 次為一療程。
艾灸示範
主穴:中脘、天樞、關元、上巨虛。
配穴:大腸俞、脾俞、胃俞、足三里、太溪、太沖、三陰交、中膂俞。
操作:每次取 1-2 主穴,酌加 2-3 配穴。上巨虛用黃豆大之艾炷施直接灸,灸 21-25 壯,使穴區形成一直徑為 0.8 -1cm 的焦痂,5-7 日形成灸疱,3-5 星期內灸疱會愈合。其他腹部穴用艾條灸 30-40 分鐘;配穴以艾條作雀啄灸,每次 15-20 分鐘。上法除直接灸外,每日或隔日 1 次,15-20 次為一療程。
|
潰瘍性結腸炎常用穴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