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中醫看病 > 內科 > 中醫止咳 > 中藥治療慢性咳嗽
 
中藥治療慢性咳嗽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反應,通過肺部強力呼氣,將呼吸道內的廢物或分泌排出。咳嗽的不利方面,是容易使呼吸道感染擴散,加重心臟負擔,甚至可致咳血、氣胸、嘔吐等。持續咳嗽超過8星期屬於慢性咳嗽,必須找胸肺專科詳加診治,即使咳嗽只是間歇地發生在早上、晚上或一年中的某些日子。對付慢性咳嗽不只是「對症處理」,一定要追究原因,治療原發病才是根本。

慢性咳嗽常見於肺呼吸道感染、鼻涕倒流、哮喘、胃酸逆流、異物阻塞、氣道腫瘤或藥物副作用等等。一旦明確病因,針對性治療,就可解除咳嗽症。但有時經西醫詳細檢查也未能確定原因,或西藥治療後咳嗽不見減輕,往往使病人憂心忡忡,此時中醫治療會有幫助。中醫對咳嗽的病機見解獨特,治療方面有一定優勢。慢性咳嗽患者,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同時,以中醫辨証論治來減輕咳嗽,亦有助原發病的好轉。

慢性咳嗽可參照中醫內傷咳嗽進行治療。中醫認為內傷咳嗽多起病緩慢,病程長,經久不癒或反覆發作。其病因為肺臟或其他臟腑失調,致肺失宣肅,肺氣上逆而致。患者常兼見某些慢性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較難治癒。由於臟腑虛損,衛氣不固,每易感受外邪,從而加劇咳嗽;咳嗽長期不癒,肺皆損,運行和津液輸布發生障礙,甚則轉化其他病証。

內傷咳嗽以祛邪扶正為治療原則,須分清虛實的主次,酌用祛痰、瀉火、清、健脾、補肺、益腎等療法,以恢復肺氣宣暢而止咳。治療內傷咳嗽,應避免宣散過度而傷正氣。以下為內傷咳嗽選藥配方要點:

潤肺育陰:針對乾咳、聲嘶、盜汗、痰中帶血、口渴不解等。常用藥材包括麥冬、沙參、阿膠、蜂蜜、天冬、梨皮、生地、玄參等。
補肺氣兼顧脾腎:針對咳嗽兼見氣短、體弱、無胃口、清稀痰、精神不振等。常用藥材包括黃芪、黨參、人參、白朮、山藥、冬蟲夏草、蛤蚧、甘草等。
久咳不癒,乾咳少痰,肺中確無實痰之証,宜酌加斂肺止咳藥,常用的有五味子、烏梅、罌粟殼、百合、訶子、五倍子、白芨、白果、白蘞等。
化痰藥很重要:化熱痰有瓜蔞、貝母、海蛤殼;化燥痰有梨皮、杏仁、沙參、紫菀、款冬花、百部;化濕痰有半夏、陳皮、膽南星、白芥子。

         
麥冬
    
南沙參
    
生地

中醫治療內傷咳嗽,通常分為以下四型:

痰濕犯肺
痰熱郁肺
肝火犯肺
肺陰虧耗

中醫治療內傷咳嗽手法很多,包括內服中藥、中成藥、飲食療法、針灸、「冬病夏治」等。經常咳嗽者,於治癒後繼續服用強化肺氣藥,鞏固一段時間,使肺氣充盛,可減少咳嗽發作。平日調護例如預防感冒、戒煙、忌口等,亦對預防復發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