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雜誌 > 預防保健 > 肥胖與減肥 > 傳統中醫減肥法則
 

傳統中醫減肥法則

按中醫理論,一處之証往往是全身經脈、氣運行不暢的表現,故施治時較側重全身調理,而不強調節食。中醫採用辨証論治的方法減肥,即根據每位肥胖者的不同情況,擬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總結出肥胖者的各種証型後,施治法則各有不同。

1. 和胃消脂

山楂

肥胖人士大多嗜吃肥膩甜點,造成消化困難,於是食物壅塞在胃腑。表現為胃腹部飽脹、食道噯逆酸腐物、口氣重、舌苔膩等。常用藥山楂、麥芽、萊菔子等,可以調和胃腑,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油脂分解。

2. 活血行瘀

當歸

血液中脂肪過多,容易引起血管硬化,屬於中醫瘀血現象之一。活血行瘀藥物有效增加血流量,降低血脂,減慢血管硬化。常用活血行瘀降脂藥有當歸、川芎、丹參、赤芍藥、三七。


3. 寬胸化痰

瓜蔞

中醫素有"肥人多痰"之說,就是指體內過多的脂肪。身體多痰導致氣短、胸悶、甚致頭暈、舌苔滑膩。更嚴重的均重者,有性情急躁、容易發脾氣、血壓高、頭部脹痛、失眠、舌苔黃膩、大便乾結等表現。常用藥如瓜蔞、瓜蔞仁、薤白、枳實、枳殼、陳皮等,促進肺臟通調水道,肅清痰濁。

4. 疏肝利膽

茵陳

肝臟負責調節機,亦促進脾胃運化。汁幫助脂肪消化。常用藥物如茵陳、莪術、薑黃、決明子等可以疏肝利膽。此法對肝膽病,尤其是脂肪肝或膽結石有效。


5. 利尿滲濕

茯苓

中醫認為盛生痰,肥胖者多有水液代謝失常,導致清液痰濁不分,血脂上升。利尿滲濕法加強津液的輸佈排泄,直接將多餘的水濕排出。常用藥有冬瓜、澤瀉、茯苓、車前子等。



6. 瀉下通便

大黃

肥胖之人,體內積聚過多脂垢邪濁,同時又多兼有便秘。此法加速腸蠕動,縮短代謝產物停留時間,有效清除多餘脂濁。常用藥有大黃、虎杖、何首烏等。

上述六大法則以祛除邪濁為主,主要針對水濕痰瘀等代謝物積聚情況,實際施行時多數結合運用。如遇上肥胖兼虛証者,則自身臟腑功能低下是問題所在,要注意補益,以扶助正氣,更有利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