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雜誌 > 預防保健 > 如何安睡好眠 > 中醫治療失眠症 - 心脾兩虛
 
肝郁化火 | 痰熱內擾 | 陰虛火旺 | 心脾兩虛 | 心膽氣虛


中醫治療失眠症 - 心脾兩虛
 
主症 多夢易醒,睡不安穩,醒後不易再睡或早醒。
兼症 心悸,健忘,神疲,食少無味,頭暈目眩,四肢困倦,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分析 主血藏神;主運化,為生血之源。思慮過度,工作休息失衡,則心脾兩傷,營不足。心失所養,則心悸健忘。陰不斂陽,不守舍,則眠而不實。工作思考過度不但耗血,亦傷心脾之氣,致陽氣亦虛,常於夜半之後,陽氣升動之時,陽出於陰而醒。所以本証特點是入睡容易,眠中多夢而易醒。血少不能上奉於頭,氣弱清陽不升,則頭暈目眩;血虛不能上榮於面,則面色少華,舌質淡;氣虛脾運乏力則食少口淡無味。氣血虧虛,則肢倦神疲,脈象虛弱。
治則 補益心脾,養心安神
方劑舉例 歸脾湯加味
人參、白朮、黃芪、當歸、龍眼肉、茯神、酸棗仁、遠志、木香、夜交藤、甘草。
方解 本方有益氣健脾,養血寧心之功。方中人參、白朮、黃芪、甘草益氣健脾;當歸補血滋陰;遠志、酸棗仁、茯神、龍眼肉、夜交藤補心益脾,安神定志;木香行氣醒脾,使全方補而不滯。


若心悸氣短較重,可加熟地、白芍、阿膠,以養心血;


若失眠多夢較重,加五味子、柏子仁有助養心寧神,或加夜交藤、合歡皮、龍骨、牡蠣、珍珠母以鎮靜安神。


若兼胃脘滿悶,胃口差,腹脹,大稀爛便,舌苔膩,可加半夏、陳皮、茯苓、厚朴,以健脾理氣化濕。


產後虛煩不眠,形體消瘦,面色蒼白,易疲倦,舌淡,脈細弱,或老人夜寐早醒而無虛煩之證,多屬氣血不足,可用歸脾湯酸棗仁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