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識的感冒及其致病特點
感冒是指由風邪病毒侵襲人體,導致患者出現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噴嚏、惡風等症狀的一種常見外感病。「傷風」是中醫的說法,人們常把它和感冒並稱,但兩者略有不同,簡單來說,傷風屬感冒的初始階段,其症狀沒有感冒嚴重。
如病情較嚴重,在同一時期、地方廣泛流行,中醫稱之為「時行感冒」,即現代醫學的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
中醫認為感冒主要是感受以風邪為主的外邪所致。這些自然界的致病因素統稱為「六淫」。風為春季的主氣,然四季皆有風;因此感冒於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多見。
由於風為百病之長,作為外邪致病的先導,常夾雜著其他外邪一同侵犯人體,如風夾寒、夾暑、夾濕、夾燥、夾熱等。隨著不同季節,風邪兼夾不同時令之氣,侵犯人體而發病。冬季多見風寒,春季多見風熱,夏季多夾暑熱,秋季多兼燥邪。當四季之氣候突變,寒溫失常時,外邪很容易乘虛而入,這時如自身未能調節適應,就會患上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