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據中醫理論,胸痹症有以下病因:
1.年老體虛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腎氣會逐漸衰弱(衰老過程),並引起不同的健康問題包括腎陽虛和/或腎陰虛。腎陽虛衰,則不能鼓動五臟﹝肝、心、脾、肺、腎﹞的陽氣, 即這些臟器功能活動失去支援,故引起心陽衰退減弱,心臟亦無法進行正常的功能活動;另一方面,若腎陰不足,五臟的陰會因而失去滋養,從而引致心陰不足,(從西醫的概念說,心陽可理解為心的泵灌作用,並與交感神經對循環系統的興奮影響有關。心陰則可理解為對心的生化滋養作用,並與副交感神經對循環系統的抑制影響有關。)心陽及心陰兩者的虛衰,最終均可引致身體內氣血(能量及營養)運行失調,因為心「主血脈」負責血管的功能,失去了流動性,氣會變得十分凝滯,從而無法推動血液運行全身,產生血瘀(一種血液無法運行順暢的狀態),血瘀會阻塞心及經脈,引致胸痹,這在西醫則稱為心絞痛。
2.飲食不當
飲食不節,如進食過份肥膩的食物等,會影響消化功能,中醫稱這為影響脾「主消化」的健康,若脾胃受影響,則脾便不能將食物轉化營養,從而影響氣血的生成及其運化。運化不足的食物及水液會開始積聚,並逐漸形成不健康的水濕,這在中醫稱為痰濕(病原體),痰濕是外邪(有害物)之一,並有著黏滯的特性,因此,痰濕能阻塞脈道,影響氣血的流通,從而引致胸痛及胸悶。中醫認為胸痹症與個人的飲食有著重要的關係,而現今西醫亦認為進食過多膽固醇及脂肪是引致冠心病的其中一個因素,兩者在飲食的觀點上實在有相似之處。
3.情緒失控
如前所述,痰濕會引致氣血的凝滯,從而導致胸痹的發生。有時候,情緒失控(五志-恕、喜、思、懮、恐)會引起痰濕。例如,過度的憂思(思在五志中(屬土會傷及脾(脾在五臟中亦屬土),脾失去健康的運化作用,便會使痰濕積聚,從而引起胸痹。此外,忿怒(忿怒在五志中(屬木)亦會影響肝(肝在五臟中亦屬木),肝主疏泄全身气、血及津液,若肝因情緒而失去疏泄的特性,氣便會因而變得凝滯,這情況稱為肝鬱,肝氣鬱滯會化而為火(興奮心臟),並會將津液燒灼為黏滯的痰濕,引發胸痹。
4.寒邪內侵
按中醫理論,「寒」與黏膩與凝滯的特性有關,就如油遇冷會變得凝滯及不易倒出 ,由於寒邪屬陰,其影響會抑阻心陽,心陽不足,心便無以主血(控制血脈),因此,心的血管及經脈亦因而受阻,引起胸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