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中醫看病 > 內科 > 中醫看多汗症病機
 
中醫看多汗症病機

出汗屬正常生理現象,為身體散熱調節體溫,滋潤皮膚,排泄部份代謝廢物。每個人的出汗量,會因汗腺多少以及活躍程度而異。排汗過程還受情緒、飲食、體內荷爾蒙高低、某些藥物和疾病的影響。一般來說,女性的汗腺數比男性多,而男性的汗腺較活躍。出汗太多或太少均屬不正常現象。

皮膚上的汗腺
皮膚上的汗腺

正常人會在勞累、劇烈運動、環境或飲食過熱、情緒緊張時出汗。不過約有2-3%的人,在沒有明顯誘因下,有大量出汗的傾向,醫學上稱為「多汗症」。

多汗症有全身和局部之分。局部多汗表現為身體某些部位多汗,而其他地方正常,常發生在手足、腋下、顏面特別是額頭等部位,多數原因不明,呈家族遺傳性。全身性多汗症,表現周身易出汗,內外因素刺激時出汗加劇,可能警示健康問題或者藥物副作用。更年期、低血糖、甲亢、焦慮症、癌症或感染性疾病,多見有全身性出汗。治療多汗症,要儘量查明原因。

如你有以下情況,有需要找醫療協助:

大汗情況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出汗突然增多,較平時更持久
在睡眠時大汗
大汗伴隨體重下降、胸悶心痛、心悸、暈眩、沒胃口、發燒、雙手冷濕
發覺體味改變

根據中醫理論,汗是津液的組成部分,經陽氣蒸發,從玄府(汗孔)出於體表。津液是作汗的物質,陽氣是作汗的動力,玄府為出汗的門戶,津液、陽氣、玄府是汗液形成的三個基本條件。無論外感或內傷,影響了上述三個因素,就會異常出汗。在疾病過程中,出汗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將病邪排出體外,促進恢復;一方面又會過度耗傷津液,使身體進一步失衡。

氣虛自汗者常伴有怕冷、神疲,氣短等症狀
氣虛自汗者常伴有怕冷、神疲,氣短等症狀
中醫認為,汗為之液,由氣所化,不可過泄。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致汗液外泄失常的情況,統稱為「汗証」。白天不活動,安靜坐著也出汗,動則汗流不止,稱為「自汗」;晚上睡覺汗出不止,醒來則止汗稱為「盜汗」。多汗症可單獨出現,更常伴見於其他疾病過程中,屬臨床常見雜病,中醫對其有比較系統、完整的認識,辨証用藥有一定療效。中醫對多汗症的病機認識如下。

肺氣不足主氣,與外在皮毛配合,組成身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屏障。肺的防禦功能,中醫稱為衛氣,亦具有滋潤皮毛,溫養肌肉,充實腠理,管理汗孔開闔作用。肺氣不足,表虛不固,腠理開泄,汗液自行溢出體表。
營衛不和:外邪乘虛侵襲,使防衛在體表的陽氣與固守於體內的陰液失調,會影響汗液排泄。
心血不足:汗是津液所化生,津液為血液的重要成分,而血液由心所主,故有「汗為心液」及「血汗同源」的說法。汗出過多,容易耗傷心血及心氣,引致心悸、失眠等。不正常的流汗,往往是心虛的一種表現,例如心陽虛者易自汗;心陰虛者易盜汗。思慮太過,或血虛失養,均可導致心血不足。
陰虛火旺:體內的物質屬陰,生理活動屬陽。陰虛陽亢,虛熱虛火內生,擾動陰津,則有盜汗或自汗。煩勞過度,不良生活習慣、大病久病,都會虧耗精血,致陰虛火旺
邪熱鬱蒸:由於情志不舒,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體濕熱偏盛,以致邪熱鬱蒸,迫津外泄。內熱往往是各種病理變化的最終發展,汗出增多,表示身體過熱。

具體而言,通過辨汗可瞭解陰陽氣血津液的盛衰,玄府的通塞狀況。 中醫師診症時,留意病人有無出汗、出汗時間、部位、汗量、汗的特點、主要兼症以及出汗後症狀的變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証候,確定所「病」為何後,通過藥物、針灸、飲食、氣功等調理。

汗液顏色、氣味辨証


正常汗液無色無味。但在藥物、飲食、環境、情緒、內在病變的影響下,汗水可有顏色變化,汗味跟種族、年齡、性別、飲食和個體差異有關。中醫認為汗液顏色、氣味的變化,跟內在臟腑、氣血狀況有某些關聯。

汗液性質

相關病理

黃汗,或伴穢臭味

濕熱鬱膚或營衛壅閉

紅汗

心火內熾

棕黑汗

先天不足,精血虧虛

血汗

熱毒內盛或心氣極虛,迫血妄行

冷汗清稀

陰寒內盛,或寒濕閉阻

汗出味臊

嚴重的尿毒症、糖尿病痛風

異常出汗的病因辨証


按照出汗表現和體表狀況,推求病因,為辨証論治提供依據。

病因

出汗表現

熱邪

大汗,汗出量多

風邪

多汗,皮膚時癢

濕熱

汗出色黃,或伴臭味

寒邪

肌膚青紫,冷汗或者少汗、無汗

燥邪

肌膚無汗,乾燥粗糙,甚至甲錯

氣滯血瘀

局部出汗,或少汗或無汗

穢濁為患

汗出臭穢,或黃或黏

異常出汗的臟腑經絡辨証


中醫認為汗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氣血津液,特別是皮膚本身,均有密切聯繫。內在病變,可以通過其經絡循行分佈,皮膚汗出上反映出來。

出汗部位

相關臟腑或經絡

頭面汗

脾、胃

鼻汗

腋汗

心、肝

手足汗

心、腎、脾、胃

陰汗

肝、腎

出汗有調和營衛、滋潤皮膚等作用。天熱氣溫高,身體代謝加快,排汗散熱是正常的反應。身體異常出汗,反映健康出現狀況,應留心提防,儘早調理。中醫診治多汗症分為三大類來:

自汗
盜汗
局部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