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注重全面整體性治療,認為接觸性皮炎只是體內陰陽臟腑不平衡而表現於外的症狀。
毒熱壅盛
板藍根、連翹,黃芩、黃連、
元參、馬勃、牛蒡子、薄荷、
僵蠶、陳皮、桔梗、柴胡、
升麻、甘草。
生地、赤芍、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野菊花、丹皮、紫草、黃芩。
毒熱夾濕
柴胡、黃芩、龍膽草、梔子、
車前子、生地、當歸、澤瀉、
甘草。
血虛風燥
當歸、生地、防風、蟬蛻、
知母、苦參、胡麻、荊芥、
蒼術、牛蒡子、石膏、 甘草。
生地、川芎、荊芥、防風、白蒺藜、當歸、何首烏、白芍、黃芪、甘草。
首先要追查病因,去除刺激物,避免再接觸。治療用藥宜簡單、溫和,忌用刺激性藥物。
 |
紅斑、丘疹為主要表現者:選用三黃洗劑外搽,或青黛散冷開水調塗。 |
 |
有大量滲出液、潰爛:選用綠茶、馬齒莧、黃柏、羊蹄草、石韋、蒲公英、桑葉等組方煎水濕敷。 |
 |
潰爛、結痂患者:選用青黛清涼油乳劑外搽。 |
 |
皮損肥厚粗糙,有鱗屑,或呈苔蘚樣變者:宣選用軟膏或霜劑。 |
 |
此外還有一些民間驗方:
1. |
鮮馬齒莧搗爛外敷患處。 |
2. |
黃芩、黃柏、馬齒莧、明礬水煎,外洗患處。適用於有水疱、滲出液者。 |
3. |
生地榆、黃柏水煎冷濕敷。適用於皮疹有滲出、潰爛。 |
4. |
生綠豆洗淨浸泡,搗爛成糊狀,外敷患處。 |
5. |
苦瓜搗爛涼敷患處。
|
|
每取2~4穴,由於接觸性皮炎屬於實証,所以主張用瀉法治療。
取穴:尺澤、曲池、合谷、曲澤、委中、足三裏、三陰交。
生綠豆、生薏米加水適量,小火煨爛成粥狀,加糖適量服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