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與膀胱病辨証
腎藏精,負責生殖發育,與腦部及骨骼生長有關。腎負責水液代謝,攝納全身之氣。耳朵、頭髮及二陰部是觀察其病變的重要位置。常見症狀有腰膝痠痛、耳鳴、耳聾、頭髮早白及脫落、牙齒鬆脫、陽痿、遺精、不孕、不育、月經失調、浮腫、大小便失常。
More腎藏精,負責生殖發育,與腦部及骨骼生長有關。腎負責水液代謝,攝納全身之氣。耳朵、頭髮及二陰部是觀察其病變的重要位置。常見症狀有腰膝痠痛、耳鳴、耳聾、頭髮早白及脫落、牙齒鬆脫、陽痿、遺精、不孕、不育、月經失調、浮腫、大小便失常。
More中醫的腎臟,內涵比現代醫學解剖之"腎"廣泛得多。中醫認為腎在人體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又包涵多種功能的臟器;內藏元陰元陽(腎之陰陽的別稱),為水火之宅,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中醫的腎臟與膀胱、骨髓、腦、頭髮、耳、二陰等構成一個功能系統。
More中醫的腎有廣泛的意義,除了調控泌尿系統,還負責生殖、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等功能。中醫視腎為體內最重要的臟器,因一切正常生理活動都是在腎精充足的條件下產生的緣故。
More腎臟負責收藏精氣,所以適宜推動其收藏而不宜泄瀉,時刻以保護其貯存、閉藏、攝納的生理特性為宗旨;另外腎臟主宰命火,亦更應隱藏不宜曝露。腎臟宿主真陰及元陽,真陰為人體陰精之聚集,元陽為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所以保護腎臟應該用固藏的手法,而不應令其泄露太過。
More前陰即是排尿和生殖外陰器官,受腎臟控制。後陰是排泄糞便的通道,這與大腸的傳導功能有關。大便的排泄也與腎的功能有關。
More耳是人體的聽覺器官,其功能依賴腎精的充養,所以耳從屬于腎。
More中醫認為頭髮為血之終端伸延,頭髮受血液滋養,而頭髮的生機根源於腎。
More腎精對骨骼健康非常重要。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髓藏于骨骼之中,稱為骨髓,因此腎精充足,才能使骨髓充盈及促進血的生化。而骨骼獲得充足的骨髓營養,才能強壯堅固。
More腎臟攝納肺臟吸入之氣,從而調節人體呼吸運動。雖然人體呼吸運動主要由肺臟負責,但吸入之氣,必須由腎臟進一步攝納,呼吸才能順利通暢。
More腎的這種氣化調節,有平衡身體水液代謝的作用,又稱為腎的"開闔作用"。"開"即指水液或濁液的輸佈與排出,"闔"即是關閉之意。在腎陽腎陰相對平衡的情況下,腎的開闔作用也是平衡協調的,而水液代謝包括尿液排泄也是正常的。
More腎有貯藏精氣的作用。腎精是生命之根本,既是人體生長發育及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人體生命力的功能表現。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來源雖不同,但同歸于腎,相互依存。先天為後天之精打下物質基礎,稱為"先天生後天";後天又不斷地供養先天之精,稱為"後天養先天"。二者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More腎臟對人體至為重要。不愧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日常保健中,必須重視愛腎、護腎、強腎措施。
More肝藏血,負責疏通宣泄功能;腎藏精,負責封閉收藏功能。肝腎二臟同屬下焦,素有"肝腎同源"之說。其生理與病理方面均密切相關,具體表現如下。
More心在五行屬火,其性屬陽;腎在五行屬水,其性屬陰。心腎之間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稱之為"心腎相交"。如果這種生理功能失常,也就是水火、陰陽之間的動態平衡異常,就會產生疾病,稱為"心腎不交"。
More腎為先天之本,人體生命之根;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中醫將腎與脾之間,看為先天與後天的關係,他們相互滋助,相互促進。
More根據五行學說,腎屬水,肺屬金;金能生水,水能潤金,這種五行相生的關係也稱為"母子關係"。引用到腎、肺生理關係上,即為相互依存,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
More中醫腎臟緊密地聯繫各臟腑,共同調控人體生理功能。腎與臟腑的關係,是處於不斷運動變化之中,大家相互滋生、相互制約。藉由五行學說,解釋了這些人體的臟腑生理、病理現象,並指導臨床診斷與治療。
More腎陰與腎陽代表身體營養物質與生理功能之總和;物質(陰) 一方面為生理功能(陽) 供應能量,另一方面,功能(陽)又促進物質(陰)在體內貯備。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