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中醫看病 > 內科 > 皮膚瘙癢症 > 中藥外治法
 
皮膚瘙癢症中藥外治法
 
中藥薰洗 | 中藥塗搽 | 中藥粉散

中醫治療皮膚病經常是口服藥結合外治法。中藥外用對於皮膚病不可缺少,有效成份不單直接作用於皮膚止癢,還有效清除死皮,減少滲液,改善色斑,軟化肥厚粗糙的皮膚組織,也有消炎殺菌,促進上皮增生作用。中藥外治法更不會有內服藥所產生的胃腸道及其他不良作用。

有關皮膚瘙癢症,中醫累積了一定的經驗,認為其病邪多在表,利用藥物直接刺激局部,使毛孔腠理疏通,氣血經脈活絡,有利病邪從表散發,達到治療效果。一些症狀輕者,單純中藥外洗即能起效。

以下是皮膚瘙癢症的常用中藥外治方式:

藥液濕敷止癢
藥液濕敷止癢

中藥薰洗止癢

薰洗是傳統中醫的一種常用外治法,利用不同水溫和按中醫辨証施治原則,透過沐浴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皮膚、孔竅腧穴等,迅速直達病所,以達到防病治病,保健養生功效。

將擬定方劑煎成藥汁,進行薰蒸淋洗外敷,作用廣泛,簡單經濟。其操作方式可以是先薰後淋(四肢及頭面部),或淋噴患處(腹部及腰背部),或先薰蒸後浸泡(全身性、手足部),或先薰蒸後坐浴(肛門及陰部),或以毛巾攤敷於患處。薰洗療法對皮膚病療效顯著,特別是濕疹、皮炎類、化膿性、瘙癢性、真菌性皮膚病效果最佳。

止癢洗液:蛇床子、地膚子、苦參、黃柏、鶴虱草各15g;蜂房、大黃、白蘚皮、牡丹皮、黃連、朴硝、明礬各9g。
防風、當歸、黃芪各20g;黃柏、紅花、川芎、硫磺、苦參各10g。
艾葉90g、雄黃6g、花椒6g、防風30g。
大黃、蛇床子、大楓子、苦參、當歸、肉蓯蓉各15g;黃柏、蒼朮、川芎各12g;黃芩9g、玄參30g、冰片3g(後下)。
生何首烏、艾葉、地膚子、浮萍、白芷、當歸、黃芩、松節、羌活、獨活、防風、荊芥、芒硝、甘草各10g;薄荷5g。
苦參、大黃各15g;防風、川芎、花椒、乾薑、木通各10g;細辛6g。
苦參、黃柏、花椒、蟬蛻各10g;地膚子、蛇床子、蒼耳子、白蘚皮各12g;枯礬9g。
白蘚皮30g;黃柏、蒼朮、連翹各20g;大黃、黃芩各10g。頭部重者加菊花10g;面部重者加白芷15g;上肢重者加桂枝10g;胸脅部重者加柴胡15g;會陰部重者加龍膽草15g;滲液多者加地榆15g;繼發感染者加黃連15g。
地膚子12g、野菊花12g。用於妊娠瘙癢。
大楓子15g、蜂房15g、薄荷12g(後下)、黃芩15g、土茯苓30g、桉樹葉15g、樟木30g、枯礬15g、葎草30g。
苦參60g、千里光60g、蛇床子30g、地膚子30g、蒼耳子30g、白芷6g。
白礬10g、鹽10g、新鮮薄荷1.5kg。
茜草100g、生地100g、丹皮100g、紫草60g、赤芍100g、地骨皮100g、白蘚皮100g、槐花50g、蛇床子50g、地膚子50g、白蒺藜50g。用於血熱型癢疹。
羌活100g、桂枝100g、防風100g、蒼耳子50g、苦參100g、黃芪50g、肉桂50g、乾薑50g、白蘚皮50g、蛇床子50g、地膚子50g。用於虛寒型癢疹。

進行浸泡時,將藥材與清水煮15分鐘,倒藥汁於盆中,乘熱先薰蒸數分鐘,然後加入適量溫水,浸洗並用毛巾輕輕擦身,全程不超過30分鐘。

進行濕敷時,將藥材與清水煎煮成濃汁,冷卻後,用紗布4〜5層或毛巾蘸藥汁攤敷身體發癢處,每10分鐘換紗布一次。共敷30分鐘,或至癢感舒緩為止。

通常醫師會建議每日進行2次。一劑藥可用3天,3劑為一療程。浸泡完後以清水沖身,擦乾身後塗少許護膚液來滋潤皮膚。之後休息半小時,喝水補充身體水液。注意如果皮膚有傷口要徵詢醫師意見。


蛇床子 地膚子 苦參
蛇床子 地膚子 苦參

中藥塗搽止癢

膏劑、霜劑、酊劑等可加強治療時的滋潤舒緩作用,又針對皮膚上的皸裂、乾燥、增厚、粗糙等,對於一些頑固性瘙癢症非常重要。醫師在準備劑型時,會考慮到患者情況,添加適當輔料來增強皮膚滲透吸收,直接影響外治療效。如有時醫師加入酒精或醋來增強藥物滲透吸收。

樟腦5g、生百部10g、甘草10g。先將百部和甘草磨成粗末,以60%酒精200ml浸泡7天,去渣取液,然後放入樟腦,待溶解後再加50%甘油200ml,混合均勻即成。用時以棉棒取出藥膏塗擦患處,每日4次。
苦參30g、枯礬20g、黃連10g、黃柏20g、雄黃10g、冰片3g。將藥材磨成細粉,混合適量凡士林成膏狀。
土槿皮、蛇床子、百部各30g;五倍子24g、密陀僧18g、輕粉6g。將藥材磨成細粉,用時與米酒混合成膏狀。
薄荷30g、苦參30g、樟腦粉15g。先將兩藥材用60%酒精600ml浸泡7天,去渣取500ml液汁,裝入瓶中,倒入樟腦粉,攪拌搖勻。用時以棉棒或紗布蘸取藥汁塗擦,每日數次或有癢感即搽。潤膚祛風止癢,這個藥酊對於風疹,特別是兒童丘疹性蕁麻疹初起,止癢效果非常迅速。
苦參30g、薄荷30g、蛇床子30g、地膚子30g、白蘚皮30g、玉竹50g、甘草50g、防風30g、當歸50g。將藥材以60%酒精1600ml浸泡7天,去渣取液,分開存放小瓶中。用時每100ml中加入樟腦粉3g,搖勻外搽,每日3次。潤膚祛風止癢,適合冬季瘙癢。
黃精15g、當歸15g、玄參15g、苦參15g、白蘚皮15g、白蒺藜15g。將藥材磨成粗末,以60%酒精200ml浸泡7天,去渣取液,再加50%甘油200ml,混合均勻即成。用時以棉棒取出藥膏外塗患處,每日3次。

浮萍 茜草 紫草
浮萍 茜草 紫草

中藥粉散止癢

將藥粉撤撲在皮疹患處或全身可以止癢,又有助收斂止汗。

沙薑30g、白芷30g、爐甘石30g、冰片30g。將材料磨成細粉,存好備用,用時撲在身上。這個適合夏季風疹。
浮萍30g、蛇床子30g、地膚子30g、白蒺藜30g。將材料磨成細粉,存瓶中備用。用時以紗布2層包裹少許藥粉再蘸少許醋擦癢處,有癢感即擦,不拘次數,至癢症消失。
爐甘石25g、滑石粉25g、白蘚皮25g、地膚子25g。先將白蘚皮和地膚子磨成細粉,與爐甘石、滑石粉混和,存入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球蘸藥粉撤撲癢處,每日3次。
浮萍50g、薄荷50g、蛇床子50g、地膚子50g、冰片20g。先將藥材磨細粉混和,存入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球蘸藥粉撤撲癢處,每日3次,或有癢即撲,不拘次數。
蛇床子、丁香、白芷各20g;細辛、蒼朮、艾葉、香附、雄黃各10g;冰片5g。先將材料磨細粉,加入冰片混和,存入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球蘸藥粉撤撲癢處,每日3次,或感癢即撲粉,不拘次數。

中藥粉、藥膏、藥酒
中藥粉、藥膏、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