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輔助降血壓

拔罐法是利用罐、筒等器具,使之產生負壓,吸附在體表令局部皮膚充血、瘀血,以治療疾病。中醫認為此法不僅可以吸出附在體表的濕邪,還通過穴位刺激作用,達到疏通經絡,行,清熱排毒的作用。以下是高血壓的拔罐法:

各種罐子 針刺加拔罐
各種罐子 針刺加拔罐
降血壓方案(一)

選取主穴曲池(Li 11)、風門(Bl 12)、足三里(St 36),再據症候輔加。

肝火亢盛:太陽(Ex-Hn 5)、新設(Ex-Hn 21)、陽陵泉(Gb 34);

陰虛陽亢:肝俞(Bl 18)、腎俞(Bl 23)、三陰交(Sp 6)、太沖(Lr 3);

腎精不足:血海(Sp 10)、關元(Cv 4)、陰陵泉(Sp 9)、太溪(Ki 3)、复溜(Ki 7)。

每次留罐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降血壓方案(二)

選取大椎(Gv 14),令患者正坐垂頭,以毫針直刺大椎穴深入1〜1.5吋,不作捻轉,略加提插,以誘導出針感向下傳後,在針柄上放一沾有95%酒精棉球,點燃,蓋上一罐,留罐20分鐘,起罐取針。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之後休息5〜7天再做,一般必須三個療程。

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及大血管分佈部位,不宜拔罐。高熱抽搐者,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

1. 拨罐位置
1. 拨罐位置
2. 拨罐位置
2. 拨罐位置
3. 拨罐位置
3. 拨罐位置

 

Like & Share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