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材內容該更新了
健康報 2015年7月1日
中醫教材多次改版,但仍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國醫大師王琦認為教材應該及時補充本學科一些新進的、成熟的內容以及中醫診療的優勢病種,以更好地反映本學科的發展,更好地指導臨床。以証統方、據病施方為中醫診療之始,教材中應該對辨病論治內容加以強調,一部分病名仍需要改進。過程中亦應當加強中醫的主體性思維,體現中醫思維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不同教學層次的要求。
保障中藥安全,莫等閒
人民網 2015年7月2日
一位著名中醫人士說:「中醫將亡於藥!」此話雖有點危言聳聽,但也非毫無根據。古代名醫從華佗到李時珍,行醫的內容之一,就是自己去採藥。即便現代許多名中醫也得自己去採藥。過去三五服中藥,療效立見,現在十服、八服也沒效。中醫處方後,沒有合格的中藥,等於開刀的外科醫生沒有手術刀,巧婦要做無米之炊。今後某些地道的藥材也許要到日本、韓國去採購了。中藥的安全事關治病救人,切不可等閒視之。
百歲國醫幹祖望離世
新浪香港 2015年7月3日
國醫大師、江蘇省中醫院教授幹祖望離世,享年103歲。幹祖望17歲學醫,21歲開業,擅長咽喉外科。1951年在上海松江縣城鄉第四聯合診所掛出全國第一塊「中醫耳鼻咽喉科」招牌,1972年創辦江蘇省中醫院中醫耳鼻咽喉科。國醫無償貢獻自己多年研究的驗方,製成多種中成藥,還親自主持成立和指導嗓音病專科門診、變態反應性鼻炎專病門診、鼻竇炎專病門診、口腔潰瘍專科門診等小組,使許多難治病種在這個專科有較好的療效。
上海成立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所
東方網 2015年7月4日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所」在曙光醫院揭牌成立。研究所將打造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的制修訂、學術研究、交流、評價為目標。首任所長沈遠東教授說,目前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取得重大進展,一是國際標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發佈了一個國際標準和一個技術規範;二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代碼第十一版傳統醫學部分的編制和臨床測試工作進展順利。中國專家在推進標準化工作起主力軍作用。
世中聯國醫堂館社區服務專委會在京成立
南海網 2015年7月5日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國醫堂館社區專業委員會成立。專業委員會將來自世界各地的、在基層從事中醫藥服務的同仁聚集在一起,為中醫藥走進基層、紮根社區、服務民眾提供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台,是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方法,讓大眾瞭解中醫藥、信任中醫藥、享受中醫藥服務的一個新途徑,符合中醫藥特色服務模式。
山西號召民眾尋找身邊好中醫
新浪台灣 2015年7月5日
山西省中醫藥管理局與當地媒體共同發起「尋訪山西好中醫」活動,號召民眾推薦身邊好中醫。此次活動將通過徵集、尋訪、評選的方式,可由醫生自薦、患者或大眾推薦、醫院推薦,推出100位「山西好中醫」,同時通過義診、公益講座等方式,讓更多人瞭解身邊的好中醫,讓山西好中醫更好地服務大眾。
衛生署調查中成藥摻雜西藥成分個案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5年7月8日
香港衛生署調查一宗涉及名為金源牌血管清道夫(註冊編號:HKP-04598)(批次編號:1401)的中成藥摻雜西藥成分的個案。署方發現一個樣本含有微量未標示的西藥成分撲熱息痛。上述中成藥於內地製造,經其註冊持有人金源藥業公司進口本地銷售。根據產品說明書,該中成藥用於活血化瘀,溫經通絡。沒有與該中成藥有關的不良反應報告,公司自願從消費者回收受影響的中成藥。
市民看名中醫 不用再跑廣州
新浪香港 2015年7月9日
福田區政府和廣州中醫藥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以福田區中醫院為基礎,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將按照大學直屬附屬醫院的標準,將深圳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納入大學一體化管理。福田區將會把醫院管理權移交給該校,雙方共同組建理事會。理事長由廣州中醫大學校長出任,醫院院長由理事會聘任,醫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華僑中醫院:記錄泰國中醫發展史
新浪香港 2015年7月9日
中醫在泰國是一門蓬勃發展的新醫學。報德善堂設在曼谷的華僑中醫院,迎來了20周年慶典。20年前成立時我們只有3名醫生,如今日門診量已達600人次,還成了泰國衛生部的試點單位,中醫院院長、82歲的蟻錦桐先生說。如今中醫院開設了內科、針灸科、推拿骨傷科、養生科,以及腫瘤等科室。醫院總人數有160多人,其中包括10名高級職稱的專家,不少是從中國引進的。
海外華人醫院助力中醫藥走出去
人民網 2015年7月10日
中國政府支持國內中醫院以多種途徑與海外發展成熟的華人醫院開展醫療合作,設立海外中醫中心,派國內知名中醫專家赴海外中醫中心駐診交流,採取師帶徒的方式培訓當地中醫師。今年國僑辦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關於推進中醫藥海外惠僑計劃的戰略合作協定》,制定「中醫關懷計劃」,作為海外惠僑工程內容,支援國內中醫院與海外華人醫院開展合作是一項具體舉措。
陳宇齡:港是滴水內地是海
香港商報 2015年7月14日
培力控股董事陳宇齡在廣西投資開廠生產濃縮中藥配方顆粒產品十多年,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美國藥典及澳洲治療用品管理局授出GMP認證的中藥製造商。他認為香港市場做得再好,對集團收入來說仍恍如一滴水,內地才是海!產品在香港市場有七成佔有率,在內地的佔有率只有百分之五,但兩地的生意額竟是一樣。可見內地市場之巨大,因此上市後的發展策略會專注於內地。
三伏貼前要明確症狀,沒必要紮堆大醫院
新浪香港 2015年7月14日
專家表示作為中醫冬病夏治理念的一種方式,三伏貼對適應人群、適應症狀都有嚴格限制,對於第一次進行貼敷的患者,建議到醫院經由醫生診斷。北京市中醫局趙玉海表示,三伏貼使用方法明確,適合社區推廣,沒有必要都擠到醫院去。貼敷期間,保養陽氣的方方面面都要注意,不能貪涼,適當保持身體微微出汗,使人體內陽氣充分生發,達到最好的治療目的。
30中醫藥學生吉林交流
文匯網 2015年7月14日
香港百成堂慈善基金贊助、吉林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合辦之港吉中醫藥傑青交流團,於7月2〜6日展開五天中醫藥學術交流之旅。由百成堂集團主席李應生任團長,吉林省政協委員李俊文任副團長,邀請近30名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和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學生赴吉林。參觀人參科學研究院、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省中醫院、吉林省中醫藥博物館、百草園、圖書館、世界雕塑公園、修正藥業集團等。
中醫藥管理局去年三公支出448萬元 較預算減少36萬
搜狐資訊 1215年7月17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部門決算公佈,201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數為448.10萬元,比預算數減少35.98萬元,降低7.43%。其中因公出國費支出決算237.29萬元,占52.95%;公務用車運行費支出決算142.53萬元,占31.81%;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68.28萬元,占15.24%。機關運行經費支出594.32萬元,比2013年減少118.31萬元,降低16.60%。
香港中醫學會新員就職賀26歲
香港商報 2015年7月18日
香港中醫學會舉行26周年慶典暨第十二屆理監事就職典禮。第十二屆理監事成員包括:會長汪慧敏、理事長俞明珠、副會長兼教育研究基金會主席塗豐、監事長李振輝、秘書長歐卓榮、慈善基金會主席梁秋容、司庫兼副理事長鍾愛瑩、會立中醫學院院長彭愉康、學術部部長繆江霞、醫政部部長符文澍、宣傳部部長鍾啟福、編輯部部長鄒嘉宏、教務長藍永豪、資訊科技部部長曹信恩等。
食衛局指中醫劃分專科需得到業界共識
商業電台 2015年7月21日
香港立法會中醫藥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討論中醫師薪酬待遇和專業發展。議員指中醫師欠缺類似西醫的專業架構,令年輕中醫師看不到前景,要求政府設立中醫資歷架構,以及設專科和考核制度。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陳肇始指,參考內地和台灣的做法,中醫專科發展仍然是起步階段。食衛局副秘書長謝小華指,中醫劃分專科涉及日後的教育問題,目前海外亦未有先例,需要詳細研究,並與業界達成共識。
註冊開胃茶失敗索償 金蘭觀敗訴兼賠154萬
東網 2015年7月21日
道教團體金蘭觀,聲稱於2004年獲金蘭觀壇主的扶乩指示,時任副主席劉文煒為該觀的和胃茶註冊做中成藥,但劉被指未能完成使命,金蘭觀遂就事件入稟區院向劉及劉名下公司香港第一藥業索償。法官今日頒下判詞,對扶乩之說表示懷疑,並裁定金蘭觀敗訴並需支付約154萬元訟費給劉。劉於2001年取得該藥方後在內地生產,供應和胃茶予原告從中賺取薄利。
衛生署調查中成藥受生物鹼污染個案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5年7月22日
香港衛生署呼籲市民,不應服用由駐診於九龍牛頭角回春堂中醫診所的註冊中醫趙嵐所配發的四款中成藥,包括蠲痹丸、久痹身痛丸、普濟消毒和鎮痙牽正散,因發現含有生物鹼。化驗結果顯示,上述中成藥含有生物鹼,包括馬錢類生物鹼和槐屬生物鹼。而根據有關標示成分,不應含有被檢驗出的生物鹼,但至今沒有證據顯示病人的病徵與服用上述中成藥有關。
中國中醫藥網正式上線 服務大眾健康
北京新浪網 2015年7月23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的中醫藥行業門戶網站,中國中醫藥網(www.cntcm.com.cn)正式上線。網站由中國中醫藥報社主辦,網站包括新聞中心、學術臨床、就醫指南、養生中國、名醫名院名校、名企名藥、中醫文化、輿情、資料、遠端教育、地方等12個頻道,提供行業輿情及行業資料,資料查詢服務,養生科普知識和中醫藥文化內容。
北京試點中醫藥醫養結合模式
健康報 2015年7月24日
北京市中醫藥醫養結合服務模式試點啟動,首家試點單位為北京長安中西醫結合醫院。除門診外,該院所有部門全部施行醫養結合模式。與護理院、養老院不同的是,院友均需建大病歷,明確護理級別,並要求有三級護理記錄,護士每日4次以上、護工每日16~22次巡視住院老人。醫院醫藥人員占入住老人總數的12%、各級護理人員占12%~16%、護工占15%、營養師占3%以上。
原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受聘中山大學
文匯網 2015年7月26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受聘中山大學教授、中山大學學位委員會主任。他於今年6月底卸任香港浸會大學校長後,正式加盟中山大學藥學院。陳新滋在授聘儀式上表示,將繼續從事科學研究,更好地提高中醫藥生物利用度。他說中醫藥發展前途無限,但香港不適合做工廠,若能把高級的科研成果運回內地生產,將會有好大的發展潛力。
編輯:
Rose Tse,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