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商硫磺熏黃芪防蟲
東方日報 2011年4月5日
甘肅隴西縣盛產黃芪、黨參等藥材,中央電視台揭發大部分藥材都含有硫磺。不法藥商為令藥材防蟲、延長保存期和顏色更美觀,利用古法硫磺熏蒸。專家指這種方法不僅破壞藥效,倘長期服用,恐會增加患呼吸道疾病、患癌的機會。於04年,內地已禁用硫磺熏製中藥材。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副教授張媛稱,硫磺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硫,殘留在藥材中,會損害服用者的呼吸系統,增加患慢性鼻炎、咽炎、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以及肺癌的機會。
太子參列貴州重點發展品種
大公報 2011年4月8日
太子參被列為貴州省重點發展品種,到2015年達10萬畝規模,實現年産值10億元以上。該省施秉縣1993年才開始種植太子參,獲18項科技成果,輻射16縣(市)種植,推動太子參種植産業的形成和發展,帶動5.42萬農戶種植23.5萬畝,創産值7億元,創建了貴州施秉太子參品牌,成為國內三大産區之一。
編纂《中華醫藏》納古籍保護項目
大公報 2011年4月8日
國家文化部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通知》指出,在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要開展特色古籍的保護,設立專題保護項目,積極開展中華醫藥典籍、清代昇平署戲曲文獻等特色古籍及民國文獻的保護工作。《通知》要求,加強古籍出版、縮微複製等再生性保護。繼續推進《中華醫藏》、《中華再造善本續編》等工作的開展,在做好原生性保護的同時,加大古籍再生性保護的力度。
中藥行業資產規模持續擴大
中國中醫 2011年4月8日
國家發改委發佈《2010年中藥行業經濟運行回顧》顯示,中藥行業資産規模持續擴大,對外貿易穩步回升,其中2010年全年工業産值達3172億元,同比增長29.5%,全年累計實現利潤總額近300億元,同比增長33%。中成藥累計出口量為13910噸,同比增長4%;累計出口額為1.96億美元,同比增長18.2%;出口單價為14105美元/噸,産品附加值逐步提高。
經費乾塘 尋伙伴研製藥
明報 2011年4月11日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2002年開始研究中藥抗癌,經費至今已「乾塘」,負責研究的何永成教授為免在臨床試驗階段功虧一簣,現正四出尋找合作伙伴。因沒有研究論文,何永成申請經費經常碰壁,他批評科研撥款審制度過於僵硬,只信以數據編制的報告,沒有靈活地為一些具潛質的研究另設考核形式。他認為評審團可到實驗室詳細翻查資料及報告,深入了解研究,再考慮是否撥款。
註冊門檻高中草藥瀕絕迹歐盟
太陽報 2011年4月14日
歐盟規定所有植物藥產品企業,須於月底前完成註冊,否則不准在歐盟境內銷售和使用。由於註冊門檻高,至今沒有一家中國企業成功通過簡化註冊。歐盟04年出台的《傳統植物藥註冊程序指令》規定,傳統草藥在申請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藥用歷史,其中包括在歐盟地區至少十五年的使用歷史;中成藥單個註冊成本約為一百萬元人民幣,這兩項規定令中國商家望而卻步。中國是草藥起源地、生產大國,但中藥國際化口號喊了多年,至今難打入國際醫藥主流市場,佔世界草藥市場百分之五,遠遠不敵德、日、韓、美等國。
內地按摩業「無王管」
星島日報 2011年4月17日
深圳的桑拿、按摩場所大多缺乏監管,按摩技師只須接受簡單培訓便可入職,按摩手勢良莠不齊。據了解,場所提供拔火罐、針灸及中醫推拿等項目,須持衞生局發出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而從業人員亦須持《職業醫師許可證》。不過,不少場所只有工商局發出的營業執照,因衞生局無權監管按摩場所,工商局也因取證困難監管無力,令行業近乎「無王管」。
中藥研究院成效差被解散
星島日報 2011年4月20日
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在立法會批評,由應用科技研究院管理的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內部行政紊亂,問題嚴重,去年底更爆發離職潮,超過一半員工離職,加上中藥研究院成立十年以來成效不彰,港府已決定解散整個中藥研究院,建議設立一個新的委員會接管相關工作。立法會議員質疑署方在多年後才發現運作問題,考慮為事件召開特別聽證會。
粵澳合作開發橫琴產業園區首個專案啟動
中新網 2011年4月20日
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在橫琴新區奠基,成為產園區的首個啟動專案。技產業園選址在橫琴新區的高新技術片區,面積50萬平方米;由橫琴新區出地、澳門出資,粵澳雙方共同規劃、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同收益,共同打造國際中醫藥產業基地。在園區建設模式方面,由雙方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負責園區運營,總投資12億元。合資公司由澳門方控股,澳方以現金出資,珠海方以土地作價出資。合資公司註冊地在珠海橫琴,適用中國內地法律。
「中醫外展」助長者緩解痛症
星島日報 2011年4月21日
香港醫管局轄下中醫診所推出「長者院舍外展服務」,除上門煎藥,更提供針灸及推拿治療,加快中風患者康復速度及緩解疼痛。醫管局計劃今年底將外展服務擴展至16間中心,增加較多老人院舍地區的服務量。佛教醫院中醫中心中醫師陳慧德表示,外展服務對象為病情穩定但行動不便的長者。陳續稱,逾六成長者主要治療坐骨神經及關節痛症,三成為中風康復者。
中成藥廠質管達標需十年
大公網 2011年4月26日
目前香港僅八間中成藥廠獲得「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認證,仍有逾一百間中成藥製造商未成功註冊,僅獲發過渡性牌照。衛生署助理署長林文健表明,中成藥歷史悠久,監管較西藥複雜,預料中成藥製造商符合GMP至少十年時間才成熟。林文健解釋,西藥製造主要涉化合物,較易制定檢測指引,但中成藥則牽涉百多種藥材和化合物,由提煉藥材以至製成品,各程序都要制定標準,所需的時間一定較西藥長。他說,本港中成藥規管「終極方案」是產品兼備註冊與GMP認證。
海峽兩岸中草藥交流會議 業者瞄準千億美元商機
商報 2011年4月27日
第三屆兩岸中草藥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在台北召開。衛生部副部長、中醫藥管理局長王國強表示,2010年簽署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後,兩岸中醫藥交流與合作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未來兩岸將進一步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並已分別在科研、產業、臨床及法規教育等方面形成決議,有十餘專案達成合作意向。與會者表示,兩岸未來將攜手開拓全球每年高達2000多億美元的龐大中草藥商機。
中醫脈象國際學術會
大公報 2011年4月15日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簡稱「世界中聯」)脈象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二屆中醫脈象國際學術會議在西安咸陽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100餘名脈象專家代表參加。專家就古今各家脈診技法、脈象研究在疾病臨床診治中的作用、脈象相關基礎研究、古代文獻的脈象研究、脈象特徵的臨床意義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此次會議由世界中聯脈象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陝西中醫學院與陝西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共同承辦。
編輯:
Rose Tse,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Tweety Tse, 綜合中醫藥控股有限公司
|